2.项目研报框架

📢 投研手册共建招募中 我们正在组团打造一份超实用、还不无聊的研究手册📘

📩 发邮件到:zey9991@gmail.com 邮件标题写:【投研手册协作申请】+ 你的名字

✍️ 内容包括:想参与的方向、过往经验和每周可投入时间

🧠 你会收获什么?新朋友、写作技巧、项目视角、署名机会,还有可能是下一段旅程的开始!

项目研报写作风格

我们分析认为,市面上的项目研报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写作风格:

  • 结构型:

    • 作者通常有固定的分析框架,写作逻辑高度结构化。

    • 内容组织清晰,便于阅读和复用。

  • 叙事型:

    • 行文以结论为核心,有选择性地组织分析内容。

    • 更贴近读者的阅读习惯,详略得当。

  • 混合型:

    • 结合了结构型和叙事型的特点,根据具体需求调整风格。

上述的分类方式看起来很抽象,让我们举例如下:

请读者注意,此处出现的作品仅作为案例参考,并不代表这里出现的都是高质量的项目研报,也不意味着我们推荐模仿或学习其中的写作框架。要了解我们推荐的写作框架,请参见本文后一小节。

结构型研报案例

JUMPENG,世链投研资深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金融硕士,7年的行业经验,擅长Layer1、DeFi、NFT、Layer2、Gamefi等领域,调研项目2000+,产出500多篇深度研报。

结构型研报的典型特点是行文逻辑高度固定,标题和段落内容几乎可以模板化。例如,JUMPENG的作品常采用这样的框架:

其写作框架如下:

项目简介
1.研究要点
1.1. 核心投资逻辑
1.2. 估值
1.3. 项目风险
2.项目概述
2.1. 项目简介
2.2. 团队情况
2.2.1. 整体情况
2.2.2. 核心成员
2.3. 融资情况
2.4. 过往发展情况和路线图
2.4.1. 过往发展情况
2.4.2. 发展计划及路线图
2.5. 社媒数据
3.项目分析
3.1. 项目背景
3.2. 项目技术架构
3.3. 项目原理
3.4. 项目运作流程
3.5. 项目生态
3.6. 项目数据
4.赛道空间及潜力
4.1. 赛道概述
4.1.1. 赛道定位
4.1.2. 赛道规模
4.1.3. 赛道格局
4.2. 竞品分析
4.2.1. 核心竞争因素
4.2.2. 竞争项目
4.2.3. 竞争优势
4.3. 通证经济模型分析
5.初步价值评估
5.1. 核心问题
5.2. SWOT 分析
5.2.1. 项目优势(Strengths)
5.2.2. 项目劣势(Weaknesses)
5.2.3. 项目机会(Opportunities)
5.2.4. 项目威胁(Threats)
5.3. 思考
5.3.1. Web3社交的挑战
5.3.2. Web3社交可能的探索方向

我们可以再看看这位研究员其他的作品,例如

这一篇的写作框架是

项目简介
1. 研究要点
1.1. 核心投资逻辑
1.2. 估值
1.3. 项目风险
2. 项目概况
2.1. 项目业务范围
1) 游戏开发和发布:
2) 游戏平台和服务:
2.2. 团队情况
2.2.1. 整体情况
2.2.2. Xterio基金会
2.2.3. 核心成员
2.3. 融资情况
2.4. 对外投资
2.5. 合作伙伴
2.5.1. Funplus
2.5.2. Funplus与Xterio的联系
2.5.3. Com2uS
2.5.4. Com2uS与Xterio的联系
2.5.5. 与UPSHOT的合作
2.6. 过往发展情况和路线图
2.6.1. 过往发展情况
2.6.2. 当前进展
2.6.3. 发展计划及路线图
2.7. 社媒数据
3. 项目分析
3.1. 项目背景
1) 传统游戏痛点
2) 当前链游痛点
3.2. 项目原理
1) 构建游戏生态系统有机闭环
2) NFT互操作性
3) 简化门槛
3.3. 技术特点
1) CPDM技术
2) Xterio与AI技术的深度整合
3.4. 平台架构
3.4.1. 游戏
3.4.2. XSOUL
3.4.3. LAUNCHPAD(即将上线)
3.4.4. NFT MarketPlace
4. 行业空间及潜力
4.1. 行业概述
4.1.1. 项目分类
4.1.2. 链游上下游分类
4.2. 赛道分析
4.2.1. 赛道格局
4.2.2. 竞品分析
4.3. 通证经济模型分析
5. 初步价值评估
5.1. 核心问题
5.2. SWOT 分析
5.2.1. 项目优势(Strengths)
5.2.2. 项目劣势(Weaknesses)
5.2.3. 项目机会(Opportunities)
5.2.4. 项目威胁(Threats)
6. 参考资料

再继续看看:

这篇的框架总结如下:

项目简介
1. 研究要点
1.1. 核心投资逻辑
1.2. 估值
1.3. 项目风险
2. 项目概述
2.2. 团队情况
2.2.1. 整体情况
2.2.2. 核心成员
2.3. 融资情况
2.4. 项目合作
2.5. 过往发展情况和路线图
2.5.1. 过往发展情况
2.5.2. 发展计划及路线图
2.6. 社媒数据
3. 项目分析
3.1. 项目背景
3.2. 项目原理
3.2.1. zkLink 网络架构
3.2.2. zkLink 网络运作原理
3.3. 项目运作流程
3.4. 钱包与用户资金简化
3.5. 项目安全
3.6. 项目技术特点
3.7. 项目案例
3.8. 项目生态
3.9. 项目数据
4.  赛道空间及潜力
4.1. 赛道概述
4.1.1. 赛道定位
4.1.2. 赛道规模
4.1.3. 赛道格局
4.2. 竞品分析
4.2.1. 核心竞争因素
4.2.2. 竞争项目
4.2.3. 竞争优势
4.3. 通证经济模型分析
4.3.1. 代币总量及分配情况
4.3.2. 代币价值捕获
4.3.3. 代币核心需求方
5. 初步价值评估
5.1. 核心问题
5.2. SWOT 分析
5.2.1. 项目优势(Strengths)
5.2.2. 项目劣势(Weaknesses)
5.2.3. 项目机会(Opportunities)
5.2.4. 项目威胁(Threats)
5.3. 思考
6. 参考资料

相信各位读者可以看出,以上三篇投研作品,其写作的基本框架和逻辑是相当套路化的,一二级标题基本一致。这类作品读起来就像在读公司财报,每个地方该写什么早就固定好了,不容随意更改。我们称这种风格的投研作品为“结构型”研报,就是看到了其中结构化的部分。

此外,我们认为这位作者的写作框架还有一定改进的空间,尚不是最好的学习案例。让我们先看看下一种写作风格的研报案例吧。

叙事型研报案例

Monad 是一条高性能 EVM 区块链,通过并行处理优化 EVM 的执行效率,获得2024年度第二大笔融资额,由 Paradigm 领投,累计融资额达到2.44亿美金,且其原生生态项目也成功吸引了超千万美金的融资。

相比结构型研报,叙事型作品更加注重通过故事和情感吸引读者注意力。例如,以下两篇对 Monad 社区文化的分析文章,展现了较强的叙事性:

作者(JiaYi)从文化视角切入,对 Monad 的成功归因展开了详细分析。其“写作框架”大致如下:

Monad 的文化张力
精神激励是 Monad 成功的核心
社群文化的圣经指南
Monad 让社区变成了一个交互游戏
线下活动:真正的社区是线上线下双向延伸的
净化仪式
以用户为中心的管理者

再来看看Thunderhead这一篇同样对Monad的社区文化进行解析的文章:

这篇文章以社区赋权为主题,呈现了 Monad 在文化塑造上的独特策略:

独特性
以艺术家为中心
文化传播
社区赋能
积极的领导与存在感
建设者赋权
一致性

对比总结

可以发现,以上两篇作品似乎并没有很明显的写作范式。这类叙事型研报的优势在于语言生动、故事性强,容易吸引读者深度阅读。然而,这种风格可能因分析结构较松散而显得逻辑性不足,需要作者具备较强的写作功底。

混合型研报案例

混合型研报既结合了结构型的严谨逻辑,又融入了叙事型的引人风格。例如:

  • 标题结构化:通过清晰的小标题划分内容,便于读者快速定位关键信息。

  • 内容叙事化:在核心分析部分加入故事性描述,使技术细节不显得枯燥。

这种风格适合广泛的读者群体,尤其是希望既了解全貌又获取深度洞察的读者。

举例如下:

Peyton的第一份正式作品,完成度、严谨性方面还有许多不足,献丑了😅

这是我在写GoPlus研报时的框架:

摘要
前情提要
GoPlus成立背景
模块化的用户安全层
1、基础层
2、安全软件生态系统层
3、网络服务入口/用户安全模块层
4、SecWareX
构建SecWare生态系统
打造2B2C双向商业链条
行业前景
结论

再比如我这篇Lumoz的:

框架如下:

摘要
前情提要
Lumoz 成立背景
Lumoz 为 ZK Rollup 提供模块化计算层
Lumoz RaaS Launch Base 高度兼容主流的 ZK Rollups 技术栈
NCRC Protocol 实现 ZK-Rollup的无需信任的原生跨链桥
Lumoz 的双代币经济模型
面临风险
结论
参考文献

可以看到,两份作品写作范式大体上是一样的,首尾部分都是

摘要
前情提要
xxx 成立背景
面临风险
结论
参考文献

仅其中的主体部分,我依据这两个项目核心的卖点(商业模式)调整了结构。

项目研报常见框架

我们认为“叙事型”的研报的下限很低,上限也很高。表现为:

  • 部分作品得出观点时缺乏明显逻辑支持,或是浮于表面,更像是在胡说八道;

  • 部分作品蕴含作者独特的见解和思考,阅读体验极佳,做到了内容和形式上的出彩。

因此,我们更推荐初学者选定一个适合的写作框架练手,从“结构型”或是“混合型”研报入手。

框架1:十维分析法

该框架提出者:Treap, LYS Lab 联创

这些维度分别是:

维度

评估指标

技术维度

重大或独特的技术创新;白皮书是否有严谨的说明;可拓展性与泛化能力;安全审计与事故;Github仓库近半年的更新频率

产品维度

项目在做什么;用户体验;启动历时多久;竞品情况(是否同质化 或者fork另一个项目);区块链生态;Roadmap

团队维度

项目方是不是国人;团队成员(学历、经验、业内名声等);之前的成功项目;团队规模与成立时间;有没有圈内大佬或知名机构站台背书

财务维度

融资方(金主爸爸)牛不牛;目前的融资情况;商业模式

社区维度

社交媒体账号更新频率;社区共识;社群热度;主要发言者;社区成员的语言、国籍、地理位置等特征(国内人炒还是国外人)

经济模型维度

什么时候发币,有没有发币意愿;代币分配(特别是社区的分配比例);代币解锁(是否通胀或者导致过重的抛压);激励机制能否吸引大量LP、矿工;治理机制是否有效

市场维度

币价;筹码分布;近期走势;交易量或流动性

情绪维度

宏观经济近况;近期市场情绪;公共讨论区热度

操作维度

花费成本(包括机会成本);能否多开;预期多久能资金回笼

外生维度

除了前面的框架,有没有不落窠臼的潜在优势?拒绝偏见,保持开明的心态

讲解原视频参见以下链接:

我曾多次运用过此分析框架,完成了几份投研作品。这是我对该框架的一些个人看法:

  • 优点:

    • 多维思考,角度全面,容易上手;

    • 同时融合了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

  • 缺点:

    • 完整分析下来耗时较长;

    • 维度太多也可能导致重点不够突出,不容易抓住主要矛盾。

以下是我应用了此框架完成的投研作品(不完全列举),可供各位读者参考。请读者注意,我并没有按部就班地完成十个维度的分析,而是突出了其中的几个维度,特别是产品维度、团队维度、财务维度、经济模型维度。

框架2:Mint Ventures

Mint Ventures是由深度投研驱动的加密投资机构,也是Web3领域的长期价值投资者。我们致力于找到关于区块链商业与赛道的独特洞察,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和帮助优秀的Web3项目,与它们一起创造价值,共同推进WEB3发展。我们管理的风险基金横跨一二级市场,既会参与优秀早期项目的私募融资,也直接投资于二级市场。

Mint Ventures是在华语圈有不俗影响力的一二级基金。我们与之并没有任何商业利益关系。但是我们研究认为,其下的投研作品具有非常高的学习价值,在此推荐给各位。

相比十维分析法,Mint Ventures 框架更偏向于商业与投资逻辑。虽然他们团队的投研作品的写作风格并不固定,但是大体的框架还是有的,例如这篇

报告要点 
1.1 核心投资逻辑 
1.2 主要风险 
1.3 估值 
2.项目基本情况 
2.1业务定位 
2.2业务逻辑 
2.3业务情况 
2.4 团队、融资和合作伙伴情况 
2.5项目基本情况总结 
3.通证模型 
3.1代币总量和分配 
3.2代币用例和需求 
4.市场和竞争对手情况 
4.1市场分层 
4.2竞争对手对比 
5.估值 
6.风险 
7.参考资料和致谢

以及这一篇

引言
1.业务水平:Ethena目前的核心业务情况
1.1 Ethena的商业模式
1.2 Ethena的核心业务数据
2.未来业务展望:Ethena值得期待的叙事和未来发展
3.估值水平:目前ENA的价格是否处在低估的击球区?
3.1 定性分析
3.2 定量对比
总结
参考资料和数据来源

和这一篇

1. 引言
2. Metaplex 的业务定位和商业模式
2.1 Metaplex的产品矩阵
2.2 Metaplex 的商业模式
2.3 Metaplex 的护城河
3. Metaplex 业务数据:PMF被充分印证,核心数据强劲增长
3.1 Metaplex 月活跃用户
3.2 经协议铸造的资产数
3.3 协议收入
4. Metaplex 团队:接近 Solana 核心圈层的生态 OG
5. MPLX:代币效用和估值水平
5.1 代币基本信息
5.2 代币效用
5.3 协议估值
5.4 潜在的推动因素和风险
总结

还有近期的这一篇

1.引言
2.Hyperliquid的业务速览
2.1 衍生品交易所
2.2 现货交易所
2.3 HyperEVM
3. Hyperliquid团队、代币经济模型和估值
3.1 团队
3.2 $HYPE 经济模型
3.3 估值
4. 风险

现在来总结一下,相较于十维分析法,我们认为Mint Ventures的写作范式有这些特点:

  • 轻技术、社区、情绪和操作,重业务/产品/商业模式、估值、经济模型和团队背景,这与他们的投资理念契合;

  • 如果其中有特别重要的部分,甚至可以直接单拿出来写,作为一个一级标题。

以下是我依据这种思想完成的投研作品,供各位参考:

框架3:Gryphsis Academy(GA)

Gryphsis Academy 是一个教育中心,旨在让更多人能够接触 Web 3 和加密货币领域。它们提供全面而量身定制的课程,帮助学生成为加密世界中以数据为导向、以研究为重点的专业人士。

GA是一个Web3公益教育中心,也是在华语圈比较知名的了。我们同样与之没有任何商业利益关系。他们的项目研报写作也是非常有特点的,可以表述如下:

所处赛道情况
协议基本信息
  历史信息梳理(产品更新与价格表现)
  团队背景
  代币分布与解锁
  经济模型 - 价值捕获与治理
商业模式
  业务拆分
  未来产品规划
竞品分析
营收情况
估值假设与模型搭建

以他们往期学员作品举例:

摘要
背景
1.项目简介
2.团队背景
3.历史事件
  价格与TVL走势
4.主营业务
  交易
  做市(提供流动性)
5.协议收入
  收入现状
  收入来源
  收入分配
6.运营情况
  V1和V2
  Arbitrum和Avalanche
  Swaps与Trading
7.竞争格局
8.经济模型
  流动性提供代币
  效用与治理代币
9.面临风险
  1.费率偏高
  2.部署链较少与L2赛道加持消失
10.理性讨论:GMX的牛市死亡螺旋说还成立吗?
结论
参考文献
TL;DR
前言
1.项目简介
2.团队背景、融资情况
  2.1团队背景
  2.2融资情况
3.历史事件K线图
4.业务板块以及实现机制
  4.1核心借贷业务
    4.1.1 Aave的架构变化
    4.1.2 Aave的利率模型
    4.1.3 Aave的借贷流程与清算机制
    4.1.4 闪电贷机制
    4.1.5 信贷委托机制
  4.2稳定币GHO
  4.3开放社交协议Lens Protocol
    4.3.1 行为NFT化
    4.3.2 Lens功能模块
	4.3.3 Lens产品与数据分析
  4.4机构借贷平台Aave Arc
5.协议收入来源
6.业务所在赛道
  6.1Defi借贷
  6.2闪电贷
  6.3跨链借贷
  6.4稳定币
7.经济模型
  7.1AAVE代币分配与解锁周期
  7.2AAVE代币用途及价值捕获
	7.2.1治理
    7.2.2质押分红
8.运营情况
  8.1TVL
  8.2Users
  8.3交易量
  8.4资金利用率
9.风险
  9.1跨链借贷风险
  9.2竞争风险
  9.3稳定币风险
总结

可以发现,GA的框架关注点基本上和Mint Ventures的一致,同样非常注重业务、估值、经济模型等等,但增加了发展历程和赛道分析,而且整体作品篇幅较长。

本课总结

项目研报的写作风格因作者目标和受众需求而异。

  • 结构型适合严谨的研究报告和投资决策支持。

  • 叙事型更适合面向公众的推广与传播。

  • 混合型则在严谨与吸引力之间取得平衡。

不同风格各有千秋,但优秀的研报不仅要风格鲜明,更需内容扎实、逻辑详实,这才是赢得读者信任的关键。

我们还给初学者者提供了几个值得模仿和学习的写作框架,特点总结如下:

  • 十维分析法提供了全景式评估视角,适合全面审视项目,但耗时较长;

  • Mint Ventures 框架简洁高效,适合快速投资评估;

  • GA 框架可以认为是Mint Ventures 框架的拓展版,还会额外注重项目发展历程和所处赛道现状。

通过选择适合的分析框架,你可以快速上手研报写作,而真正的进步来自不断的实践与精进。

课后思考

  1. 风格辨识与偏好 回顾你曾阅读过的项目研报或分析文章,尝试思考以下问题:

    • 它们更偏向结构型、叙事型,还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型风格?

    • 哪种风格更能引起你的阅读兴趣?又是哪种更能赢得你的信任?请结合具体例子说明。

  2. 框架适配练习 本课介绍了三种主流的分析框架:十维分析法、Mint Ventures 框架与 GA 框架。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回答以下问题:

    • 如果让你用这个框架来分析一个你关注的 Web3 项目,你认为它在哪些维度上可以很好适配?

    • 是否存在某些项目不适合该框架的情况?你会如何调整?

  3. 研报撰写路径设计 假设你打算写一份面向小型机构或公众的研报:

    • 你会选择哪种风格?使用哪套分析框架?

    • 为了让研报“有逻辑又有吸引力”,你计划从哪些模块入手?初步的结构目录会是怎样的?

  4. 框架应用练习 请你任选一个你感兴趣的 Web3 项目,尝试运用你偏好的结构框架,对其进行一次简要的写作练习:

    • 建议控制在 200-300 字之间,关注结构完整性与逻辑通顺;

    • 你可以仅写标题与小节目录,也可以写出一个概要段落,重点是“用框架组织思路”。

内容声明

  1. AI 协助声明 本书部分内容由人工智能工具(如 ChatGPT)协助整理和润色,具体包括:内容草拟、语言优化、结构调整等。所有输出均经作者人工审校,力求表达准确、逻辑清晰。 若您对 AI 参与创作有所顾虑,建议谨慎阅读与参考。

  2. 署名与许可协议 除特别说明外,本书由 Peyton 撰写,隶属于 LYS Lab 研究团队原创发布,收录于项目 Web3-research-handbook(Web3 投研手册)。全文采用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atives 4.0 International(CC BY-NC-ND 4.0) 协议共享。

    您可以在不修改内容、仅用于非商业用途的前提下自由转载和分享本书,但必须注明原作者与来源严禁擅自改编、删改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作者及 LYS Lab 保留未来以其他方式授权或商用的全部权利。

    推荐署名格式示例:

    本文原载于《Web3-research-handbook(Web3 投研手册)》,由 Peyton 编写,隶属 LYS Lab,遵循 CC BY-NC-ND 4.0 协议发布。协议链接: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4.0/deed.zh
  3. 免责声明 所有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或其他实务建议。如书中引用第三方数据或接口,请以其官方文档为准。

最后更新于